来源:智慧医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近日,格力集团称旗下产投公司投资引进的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直健康”)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将加速真健康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布局,助企业在手术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
据了解,真健康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一家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以解决真实临床应用场景中高频医疗痛点为目标的医疗手术机器人科技公司。其宗旨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凭藉医疗机器人制造与控制技术的创新成果,实现全身软组织病灶精准穿刺为诊疗手段的完善医疗技术体系。精准穿刺是手段,将微创治疗药械送达患处为目标,助力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和微创精准治疗,推动城乡医疗同质化,助力健康中国伟大目标顺利实现。
真健康主要产品为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包括影像分析及穿刺计划系统,自动识别病灶并完成解剖分割,识别并提取骨骼、血管、气管等组织结构并予以三维重建,进行医生辅助路径规划;光学导航系统,不受磁场等环境因素干扰,亚毫米级定位精度;呼吸追踪系统,实时监控患者的呼吸运动,对病灶进行动态跟踪,全面解决精准穿刺主要影响因素;多轴机械臂定位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精准地病灶穿刺,满足各种穿刺角度需求,高效执行穿刺计划。
经皮穿刺技术在临床应用已经有五十年以上历史,多年来一直依赖医生经验规划穿刺路径,经验丰富和经验不足的医生成功率和安全性存在较大差异,即便经验丰富的医生徒手穿刺仍难以精确掌控穿刺角度,进针轨迹。呼吸、患者体位的轻微变动也是穿刺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情况,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导致穿刺失败,更是靠人力操作、肉眼观察难以把握的。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结节的术前定位是诊断和治疗早期癌症的关键步骤,但传统的徒手定位方法仍然存在不足。真健康认为在微创治疗的多个领域,先后都出现了医疗机器人的身影,并且解决了相应领域的难点和痛点:肺微创术前定位实现了经皮穿刺在病灶区植入标记物,引导胸腔镜实施早期肺癌楔形切除或者段切除,精准定位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完成手术,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
真健康的手术机器人具备以下优势 :
精准:
专为置针手术设计,摆脱传统学习过程,学习曲线短,成功率高,针对诸如肺小结节这类需要高精准度穿刺的操作;
高效:
只需一次CT扫描作为验证,一步到位,将电离辐射对患者的伤害降至最低;
安全:
导航规划路径,进针更从容,减少出血、气胸等因传统操作方式出现的并发症,提高穿刺安全性。
真健康的“真易达®” 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通过“大脑”影像智能系统、“眼睛”光学导航系统、“手”多轴机械臂系统完美协助,提供稳定、精准、高效地技术服务,具备极大的社会和临床价值。
在社会价值方面,真健康认为:
① 穿刺和消融等微创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手术者的经验,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相对大量的实践操作,并且只有在病例数相对较多的大医疗中心才能成熟开展。
② 该系统可以缩短学习曲线,协助低年资医生快速掌握该技术,达到高年资医生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提升我国在该手术领域的整体医疗水平,该系统能够协助医生快速规划合理的穿刺路径,减少术前和术中的反复确认,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从而推动医生和医疗单位开展更多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协助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③ 美国等国家已经研制并投入使用了软组织导航机器人,而我国在该领域还没有真正获批的核心技术,没有广泛应用到临床。本项目研发的系统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启应用。
④ 该系统推动了医疗在人工智能和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增强国内的医疗实力。
从医师受益角度看:
① 该系统能够提高定位的准确率,增加穿刺手术的成功率;
② 该系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穿刺过程中的对医师辐射伤害;
③ 该系统可以提升科室整体的业务水平;
从患者受益角度看:
① 该系统能为穿刺导航定位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② 该系统可以辅助术中更精准的定位,减少给患者重复穿刺带来的危害和风险;
③ 该系统能够协助医生快速规划合理的穿刺路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时间的痛苦;
④ 该系统可以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2021年以来,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先后参与真健康A+轮和B轮融资,支持企业在珠海高新区打造近3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加快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目前,真健康已与国内呼吸疾病领域顶尖医疗机构、知名高校签署独家合作协议,相关产品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创下多个“首例”纪录。
关于格力集团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6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依靠组装生产家用空调,现已发展成为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产业覆盖家用消费品和工业装备两大领域,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