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内镜考察团
12月7-8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联盟团参观交流活动,通过参观交流有效的促进了行业器械厂商与供应链之间的技术交流。本次参与走访的企业有爱尔博(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迈科光电有限公司、佛山市锐义电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久畅管业有限公司、镭射沃激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华伦医疗用品(深圳)有限公司、思微视医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湖南灵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鑫泽源精密制品有限公司、焦作天裕精密光学有限公司等;
南京图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2月7日上午联盟交流团首先来到了南京图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总经理汪彦刚汪总,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公司最新的荧光腹腔镜等产品;随后大家参观了公司的展厅,交流团成员进行了操作体验,同时针对现今行业的难点、新技术、供应链等问题展开了充分交流;
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随后,交流团来到了南京诺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公司的副总经理李长流李总,为交流团介绍了公司的最新产品,并参观了公司的最新产品及实验室等;随后针对供应链新技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江苏科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下午,联盟交流团经过2个小时的跋涉,来到了江苏科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总经理韩总,为我们介绍了公司发展并对市场、技术、产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探讨,随后交流团还参观了公司的最新产品,韩总并做了操作演示;
深圳先进研究院苏州分所(中科华影)
12月8日上午联盟交流团参观了深圳先进研究院苏州分所(中科华影),刘总介绍了中科华影在手术机器人项目进度,随后对手术机器人的新应用及发展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刘总表示将积极的与创新型企业展开合作;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下午联盟考察团走进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杨主任为考察团介绍了医工所孵化的一些项目,也参观了实验室、车间;并针对一些新技术进行了交流;
昆山思拓机器系统有限公司
随后参观了昆山思拓机器系统有限公司,宁总为联盟考察团成员介绍了公司的新产品,并参观了公司的生产车间,最后与考察团针对供应链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2021中国内镜产业年会暨手术机器人技术研讨会】
9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始,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深圳市众智技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内镜产业联盟秘书长)毛成先生为本次大会致了开幕词,随后对医疗内镜的硬镜、软镜、一次性内镜、市场投融资情况进行了分享;
随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杨西斌博士针对,医疗内镜的核心要素、几种特殊光成像技术、超大功率多光谱LED光源技术、内窥镜用LED冷光源、大功率高显色指数LED光源箱、激光共聚焦内镜系统、激光共聚焦内镜系统等技术进行了分享;
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永健博士为大会带来了《显示技术进步推动内窥镜行业发展》,陈总对行业的背景、海信内窥显示的发展做了介绍,并针对显示的总体发展背景以及内窥显示的发展与机会做了全面的分析;
广州永士达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业菁女士,为我们带来了《医用声光电器械革新-多模态内窥式OCT的应用场景及未来》,李总针对0CT的市场、产业化进展、OCT多模态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熊乔洲为与会嘉宾带来了《国内微型化探头超声内窥镜及光学内镜》的分享,熊总针对消化道病变、中国消化道内窥镜市场、超声内镜等技术做了分享,并介绍了公司的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及探头等产品的应用及技术做了讲解;
国际尿石联盟副主席,李建兴教授为与会嘉宾带来了《双镜联合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分享,李教授首先从临床治疗进行了讲解,同时李教授对现有治疗中的设备进行了评价,比如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斑马内镜”,以及双镜在临床治疗中在应用;
安徽省幸福工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韩铁工董事长,带来《一次性内窥镜热潮下冷思考》的主题分享,韩总以设计工艺、设计验证、新设想三个维度为大家阐述一次性内窥镜的发展,结合目前一次性内窥镜面临现有问题,追寻安全、有效的方式解决医生临床问题,同时创新才是一次性内镜的未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军教授分享了《消化内镜发展趋势及新未来》的主题报告,消化科作为全球病灶率最高的科室,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通过智能化、分析化快速达到早筛早查,同时提供快速有效的微创治疗;
《消化内镜数字化质控新未来》,爱尔博中国杨佳高级副总裁精彩分享了内镜精灵+高通影像组合之后,让内镜过程更加智能化、规范化,为内镜医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之眼”。医院通过内镜精灵平台,建立完整的消化内镜生态链,助力疾病诊断和治疗;
上海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倪关森先生,在《耳鼻喉科临床手术案例讲解及分析》的精彩演讲中表示,运用了硬管和软镜技术的长处结合起来,可以在微创医疗中取得了更好的成果。而且在内镜加上取物防护设计,更附合微创诊疗场景使用;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祝黎洁教授分享了《3D+腹腔镜技术应用与发展》主题报告,对2D技术和3D技术进行了深度的对比,为3D成像、荧光成像的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随着手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腹腔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走向3D、4K、荧光组合,未来可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海涛教授在《ICG荧光显影在肺段切除中的应用》的精彩内容中表示,在胸外科胸腔镜技术当中,ICG作为一个染料,它有一些特性能让血管内血流进行很好的显影,让我们在肺段切除时十分方便。
手术机器人研讨会
12月10日,手术机器人专场论坛上,众智技服吴总致辞时表示,手术机器人作为医疗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风口吸引众多优秀的企业以及众多的资方参与,202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3.3亿美元,未来增长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每一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
近年来,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将传感器技术、三维成像、机器臂等多种高新技术融为一体,凭借操作精度高、可重复性高、稳定性高等特点,不仅能够高效、精准的完成手术操作,克服传统手术难点、痛点,而且还能降低医护人员压力,减少二次传染,节约医疗手术资源,可谓价值巨大。
联想创投集团董事张强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投资的冷思考!》的分享中表示,手术机器人其实隶属于医疗机器人,从临床需求端包括产品成熟度各个角度来讲,资本价值包括医疗获益应该是最大的板块。
苏州中科华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李凌博士在《智能消化道内镜手术机器人》的内容分享中表示,公司从2008年就开始做内镜手术机器人,专注于做经自然腔道诊疗一体的手术机器人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中国造手术机器人渗透率0.5,市场庞大的基础下面,我们做好了就有很好的机会和商机。
埃莫运动控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狄海伟在《ELMO运动控制技术在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中表示,埃莫的产品特点是比较灵活,从深海的千米到高空的2千多米的应用,环境低温负15度,高温125的温度范围都可以适应。产品除了体积小,最大的特点就是功率转换效率比较高。完整的软件调试或者优化平台,可以大幅的缩短研发医疗手术机器人的周期,简化设计,故障率也会显著的降低。
爱尔博中国副总裁陆晓华在《爱尔博技术在手术机器人系统集成方案》演讲中表示,手术机器人是医疗机器人四大分支之一,讲电外科设备是必不可少的配备。爱尔博技术可以在外科手术当中跟我们机器人来结合,一个是大血管闭合技术,一个是双极电切,一个是无热分离水刀,一个水电结合的海博刀。
Portescap刘彬在《手术机器人用电机及电动手术工具电机的挑战与对策》中表示,Portescap产品阵营就是针对于微电机做的全方位交付,从电机、减速机、编码器。特色是U型绕组在医疗器械人的配合,能做到整体运动控制系统的交付,而且在手术工具上可以做到1400到3400次的消毒次数。
上海莱因精密管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烨在《手术机器人管材设计生产的方向》中表示,管材最大的问题就是最后可能要保持所有性能前提下,还是能达到我们的壁厚不变或者更薄,弯曲性能要保证里面的电器电线兼容,通过性方面对病人的损伤尽量的降低,轻量化和抗消毒氧化还原耐受性要好。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亮先生表示,内窥镜要实时看影像,也可以结合图像传感器来存储图像。所以单目、又目、多目、带斜面的内窥镜越来越多的开发出来,生产内窥镜的工艺也越来越复杂。AA制程让光学系统的元器件在组装过程中可调,可以保证整个区域图像清晰,从AA对焦到固化都能完成,这对于元器件十分精密、尺寸细小的内窥镜制造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北京科学院博导刘宏斌在《软体消化道内镜机器人研究》中表示,智能微创类的机器人已经实现L2-L3水平, 我国的现状中国是消化道疾病的一个大国,我们的内镜医生现在缺口也很大,内镜治疗基层医院严重不足。培训医生加上机器人的辅助以及自主智能的一些辅助,可以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内镜治疗标准化,并下到基层。
内镜供应链大会
黄善荣老师在《中国内窥镜产业发展史!》中表示,内窥镜是近代医学上是一种重要、不可缺少、检查诊断治疗医疗器械,是一种人眼的功能延长,通过它可以直接清晰的观察到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从而达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发展前途无量。
南京图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彦刚表示,内窥镜电子化背后的逻辑就是CMOS的技术,还有数字电路的成长和进步,他的发展变化像摩尔定律来推进的。CMOS的数量不是说越多越好,是在同等条件下是越多越好,关键还是要看成像的面积和数据量,但图像处理需要根据内窥镜不同地场景进行优化,在亮度不统一的环境局限下,区分出不同的组织细节,跟传统的影视图像处理完全不同,是另一种图像增强技术,需要结合很多临床的经验。
深圳市艾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海明在《医疗内镜焊锡工艺应用》中表示,激光焊接工艺从半导体、军工、航天、汽车、医疗,到内窥镜、软镜、硬镜的焊接都可以用到,是现代工业的一种标准工艺,最小间距可以做到0.1,自动激光焊接效率是手工的十倍。
精微视达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技术及国产化》中表示,通过细胞的形态去判断重大的疾病,一个细胞显微镜的级别,从临床应用来讲是一个新的概念叫光学活检,共聚焦内窥镜可以观察到病变的深度到底是在什么层面,还能不能进行外、内科治疗,共聚焦内镜的成像,是黏膜表面下面的特定层面,大概有90-95%的消化道癌症都会到这个层面发生,所以光学活检能够指导抓取病变组织,避免或活检漏诊的问题。
广州为实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后平先生在《一次性内镜成像模组解决方案》中表示,为实光电的愿景希望我们所有的科室都有一次性的内窥镜。目前我们国内的拿证速度开始加快,国内厂家在国外FBE的拿证也非常的多。而且中国厂商的价格做的更有竞争力,国外的供应链也更重视国内的产业了。当我们有大批量的镜种出来了以后,我们所谓上游原材料的成本会快速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