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慧医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以吻合器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的《关于开展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名单,公司主要产品未包含其中,公司会持续关注和积极响应国家层面的集采政策。
东星医疗称公司主要产品为吻合器、穿刺器、手术灯、手术床、吊桥吊塔。在吻合器领域,目前公司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为强生与美敦力,国内竞争对手主要包括瑞奇外科、法兰克曼、派尔特、天臣医疗等。其中进口品牌强生和美敦力旗下的柯惠由于技术成熟、进入中国市场早,在国内市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吻合器厂 商经过多年发展,在开放式吻合器领域逐渐提高市场占有率,与进口品牌各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开放式吻合器市场格 局相对稳定,进口和国产价格趋近,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随着吻合器带量采购的不断推进,国产厂商质量的稳步提高,吻合器产品的进口替代逐渐加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0 年至 2022 年,中国手动腔镜吻合器国产化率从 26% 提升至 41%,中国电动腔镜吻合器国产化率从 7% 提升至 22%。中国腔镜吻合器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公司是吻合器行业中进口产品的有力竞争者和优质替代者。
针对《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更精细化地做医保支付管理问题,东星医疗认为从行业角度来看,医用耗材分类和代码统一是推动医保统一支付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可以实现产品的全流程追溯、精细化监管,更可以根据各地区的产品用量数据监测,判断患者对耗材的用量需求,在政策层面做出更迅速有效的调整,从而促进公司医用耗材产业更创新,实现长远发展。
在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问题上,东星医疗表示公司吻合器产品具备良好的业界口碑与临床反馈,产品覆盖国内数百家医疗机构,并销往巴西、伊朗、南非、沙特、意大利等海外市场,公司吻合器产品先后获得美国 FDA、巴西 ANVISA、韩国 KFDA 等多国认证,公司其他核心产品一次性腔镜吻合器、一次性管型吻合器、一次性直线切割吻合器、一次性使用穿刺器等获得欧洲 CE 证书。公司具备从吻合器产品设计、模具开发、零部件生产,到吻合器组装的全产业链产品开发能力。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取得专利 209 项,其中发明专利 39 项。全资子公司威克医疗在国内吻合器厂商中较早成功应用 " 不等高钉 " 技术,并作为生产企业第一起草单位,参与行业标准 " 内窥镜手术器械腔镜切割吻合器及组件 " 的起草。在吻合器以外的其他医疗器械领域,公司在与明基三丰技术合作的基础上,注重产品市场定位和技术需求,在手术床、手术灯、吊塔吊桥等外科手术设备领域具备独立的产品研发能力。
据了解,东星医疗成立之初主要从事医疗设备及耗材的代理业务。市场成熟开发后东星医疗分别在2017年12月收购业内领先的外科吻合器厂商威克医疗、2019年11月收购吻合器零部件厂商孜航精密,实现了从吻合器产品设计、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产品组装至最终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全产业链布局使得公司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2021年公司外科吻合器产品毛利率达到78.23%,相比同业公司而言有较强优势。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吻合器已经逐渐从第一代开放式手术用吻合器、第二代腔镜吻合器向第三代电动吻合器发展, 相较于手动吻合器,电动吻合器操作简单,击发省力、省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降低医疗事故发 生概率,切割缝合组织的过程连续平稳,因此,电动腔镜吻合器优势明显。第一代开放式吻合器和第二代腔镜吻合器均 作为第Ⅱ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而第三代电动吻合器根据使用科室的不同,分为第Ⅱ类、第Ⅲ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存 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多家企业在此领域布局。
基于良好的应用前景,东星医疗在电动腔镜吻合器及其零配件领域有较大研发投入,并且东星医疗规划的募投项目“威克医疗微创外科新产品项目”将新增电动腔镜吻合器及组件2.5万套/年和穿刺器系列产品24万只/年,计划在2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