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天松医疗(430588)近日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825,468.76元,同比下滑16.8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581,044.56元,同比增长55.63%。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237,934.33元,本期期末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5,927,263.71元。
销售费用下降53.63%,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国内外外出开展会的频率减少所对应的费用也减少。营业利润增长53.33%,主要系因为东兴路厂区拆迁收益原因。
天松医疗创建于1998年,于2014年1月24日挂牌新三板。天松医疗是一家专业从事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内窥镜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腹部外科、泌尿肛肠外科、骨科、妇产科、胸腔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主要科室的临床诊断和微创治疗,主要通过经销的营销模式开拓业务,收入来源是产品销售。
天松医疗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主要生产销售外科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妇科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其中外科内窥镜微创医疗器械主要包括腹部外科微创医疗器械、骨外科微创医疗器械、显微外科微创医疗器械等产品,同时也是德国费格(Fiegert)椎间孔镜系列产品的全球总代理商,中国的唯一总代理商。
从其以往的业务内容来看,天松医疗约有80%以上的收入主要来自内窥镜的销售,另外约有不到20%的业务收入则来自于内窥镜的维修费用。
内窥镜自19世纪问世以来,不断发展,如今已应用于消化内科、呼吸科、普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等科室,成为重要的医疗诊断和治疗设备。内窥镜发展至今,已有硬管式内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四代产品。电子内窥镜由于更高的成像质量,已成为市场主流。
因此与很多医疗器械企业类似,天松医疗具有非常高的毛利率、净利率和ROE,盈利能力很强,并且负债很低,分红高。但受限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并不活跃,因此天松医疗近些年的营业收入相对比较稳定,成长速度并没有国内同行开立医疗、海泰新光等企业高。
实际上天松医疗在资本市场上还是有过动作,2015年3月,爱普医疗为了引进新的投资者,天松医疗出资2900万元获爱普医疗43.35%的股份,同时爱普医疗董事长包昌福向天松医疗签订相关对赌协议。爱普医疗是一家主要生产医用缝合针、带线缝合针、非吸收性外科缝线的企业,2015年10月挂牌新三板。
不过2017年因业绩对赌失败,天松医疗还曾将爱普医疗实控人告上法庭。同年9月天松医疗与爱普医疗达成和解,同意爱普医疗实际控制人包昌福、程美娟或包昌福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回购天松医疗在杭州爱普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43.35%),同时解除双方对赌协议。
2019年7月,天松医疗希望转往A股创业板上市,向浙江监管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登记材料,进入上市辅导期,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2020年8月12日,天松医疗表示鉴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经公司与中信证券友好协商,双方于8月7日签署了终止辅导协议,并向浙江证监局报送了终止上市辅导的备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