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内窥镜>深度分析 | 国产内窥镜在微创手术中的产业结合

深度分析 | 国产内窥镜在微创手术中的产业结合

2023-03-28 责任编辑:智慧医械网 浏览数:3128 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核心提示:当更多难点被突破时,内窥镜技术的优势会越来越凸显,手术的明确指征会不断扩大。在内窥镜、内窥镜下手术器械以及微创手术相关设备的共同迭代和创新之下,越来越多的手术将得以“微创化”,让患者能够在内镜下更安全、更舒适地进行诊断与治疗。

2023年3月中下旬,歌锐科技自研的“牛顿”内镜手术机器人平台完成一系列科研手术。该产品是全球首个“力反馈主从控制式+高精度影像引导”全流程骨科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可完整参与所有关键手术步骤。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脊柱微创减压、脊柱微创镜下融合、神经外科微创和关节微创等各个相关领域。


脊柱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始终是热点研究领域。从椎间盘镜到单通道脊柱内镜,再到近几年火热的双通道脊柱内镜,工具和技术的革新层出不穷。脊柱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之所以叫它微创手术,就是因为內镜手术创伤非常小,皮肤切口仅7mm,如同一个黄豆粒大小。微创外科手术领域因其庞大的临床需求量,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该细分领域,布局涵盖医用内窥镜、手术器械及设备的微创外科手术全产品管线。目前,我国微创手术渗透率仍然不足20%,还有大量需求待开发与满足,这需要医用内窥镜、内窥镜下手术配套器械、设备及系统的共同创新和进步。

近年来,国产医用内窥镜已经逐步打破技术封锁,突破“卡脖子”技术,直追国际水平。例如远赛医疗的全链路4K超高清荧光内窥镜、开立医疗的环阵超声内窥镜与凸阵超声内窥镜。此外,我国的一次性内窥镜、EOCT、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的技术实力也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定话语权。

以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为例,随着2019年精微视达自主研发生产的国内首个共聚焦显微内窥镜获得NMPA注册证,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获证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的国家。目前,国产医用内窥镜在本土市场份额占比已由2020年的10%增加至2022年的26%,平均年度增长率超60%。

随着微创手术设备的不断创新,出于对安全性验证、临床商业壁垒等维度的考虑,各家企业的微创手术设备接口也越来越“专用化”,即设备、器械等一一配对,仅限同品牌之间实现连接。

从商业化角度来说,这样的趋势对于布局微创手术全产品线的企业来说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大多数产品接口不对外开放的原因。此趋势倒逼专注器械研发的有实力的企业扩展设备研发的产品布局。

从产品性能和产品临床表现来说,这样的“商业壁垒”也有一定的好处,全产业链的布局能够让企业从研发设计的初始端做统一的考虑和协调,更好保证产品在临床的表现与研发测试时的一致性,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基于此原因,康基医疗从微创手术器械、耗材入手,历经18年,现成为融合内窥镜、手术器械、耗材和设备于一体的微创外科手术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于2020年上市,正为全球近50个国家,全国3500余家医院,包含1000多家三甲医院提供服务。

也有不少企业在入局之初就选择了做内窥镜、设备和器械的全产品线布局,而这类企业往往选择一个细分的微创手术领域做深耕。

例如,专注于女性健康领域的英姿医疗,首先切入的系列产品围绕在妇科疾病诊断、日间和住院手术治疗场景,提高电子阴道镜、宫腔镜以及镜下微创冷刀系列技术的临床普及率,提升医生的诊断及手术水平。

当更多难点被突破时,内窥镜技术的优势会越来越凸显,手术的明确指征会不断扩大。在内窥镜、内窥镜下手术器械以及微创手术相关设备的共同迭代和创新之下,越来越多的手术将得以“微创化”,让患者能够在内镜下更安全、更舒适地进行诊断与治疗。

相关阅读:

内窥镜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波士顿科学Athletis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在华上市,为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保驾护航
阅读下文 >> 北京佰仁净利润增长87%, 心脏介入销量超预期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医械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yixie168.com/news/202303/28/24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19-2020 YIXIE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5030188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02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