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慧医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2月18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开机仪式圆满举行。随后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正式“上岗”,在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执行院长刘卓炜教授团队操刀,为患者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
手术成功标志着首台国产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也标志着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入商业化时代。
这台手术机器人的中标价格为1978万元。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获批短短半年内即迎来了首台的装机落地,这受益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机器人手术已经纳入兰州市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金城·惠医保2024)的保障范围,能更好的满足民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
据了解,这台手机器人量产于上海浦东的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10月11日下线。2022年8月,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医疗机器人制造·研发中心正式开工建设,投资超过7亿元。
今年6月,直观复星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国产达芬奇Xi手术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8月,直观复星获得国产手术机器人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应用于泌尿、妇科、普外、胸外和小儿外科。
国产达芬奇Xi手术系统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三部分组成,系统集成了三维高清视野、可转腕手术器械、直觉式动作控制三大特性,可以将外科医生手部动作的颤抖等自动滤除,并转换成更精准的动作,其弯曲及旋转程度远超人手极限,实现了机器人辅助手术。
医生在操作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时,视野好,操作方便,不像传统的胸腹腔镜手术那样有非直观的操作。
医生能通过微创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手术机器人可以让手术切口变小、疼痛感更少,康复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少等,对大多数肿瘤患者而言,抗击肿瘤是个漫长的过程,患者能够快速地恢复日常作息,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是迫切需求。同时,手术机器人减少了创伤和疤痕,也是患者追求美观效果的愿望,提高了患者的尊严与幸福感。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装机量超过360台,42万患者受益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精准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自2017年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来,便开启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华本土化发展之旅。直观复星表示,除达芬奇Xi手术系统外,Ion支气管镜操作系统使用的部分活检针也已经完全国产化,现有产能供应全球,可满足70%的市场需求,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共同研发、全球销售’”。目前,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还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建成,2025年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