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植入/介入>内镜招标数据出炉,外资巨头纷纷开启“中国战略”

内镜招标数据出炉,外资巨头纷纷开启“中国战略”

2023-07-28 来源:器械之家责任编辑:器械之家 浏览数:3134 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核心提示: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战略“恰逢其时”。


文章来源:器械之家


2011 年至 2020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 1,470 亿元增长至约 7,0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18%,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软镜作为医疗器械下的细分领域,是近年来火热的赛道之一。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球软性内镜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79%,同期全球软镜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仅为9.18%。中国市场增速远快于全球,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高。

01

软镜行业蓬勃发展

国产企业崭露头角


长期以来,在内镜市场中日本厂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成熟与产品的争相迭代,属于国产内镜的“命运齿轮”或许已经开始转动,新的时机已出现。

从2023年上半年国内软镜公立市场来看,奥林巴斯共中标138,921万元,占比率达到42.85%,占据中标榜第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国内专家团队对于临床术式和相应产品的创新合作,国产内镜设备制造商纷纷加大了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及人才引进力度,逐步缩短与国际品牌的技术差距,部分技术更已达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具备了参与新兴增量市场竞争的实力。

02

外资巨头纷纷投资建厂

内镜市场“风云涌动”


中国内镜市场已成为各国企业的“必争之地”。

近日,HOYA Group(豪雅集团)旗下宾得医疗宣布在中国上海成立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内镜生产、研发和服务中心。据悉,该研发工厂将面向中国市场生产宾得医疗内镜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优质的客户关怀和快速的解决问题来提高客户体验。宾得医疗器械中国区代表称:“这是宾得医疗在日本以外建设的首家工厂。研发工厂的落地将会提升宾得医疗在中国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为中国客户提供质量更优且贴近国情的创新型内镜产品和服务。”
事实上,宾得并不是第一家宣布在中国建厂的外资巨头。

今年4月,奥林巴斯就率先宣布将在中国设立全新生产研发基地,这也是其首次将核心产品放到日本以外的地区生产。项目初期总投资约6000万美元,未来将持续强化拓展制造和研发功能,成为奥林巴斯集制造、研发、采销及解决方案为一体的综合型全球战略基地。


外资巨头在中国建厂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据近年奥林巴斯公布的财报数据分析,其在中国区的内镜收入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虽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但增长率自2020年以来持续走低。一方面或许是受到早前新冠疫情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国产内镜品牌逐渐崛起瓜分中国内镜市场。

因此,外资企业想要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就必须做出一些“本土化的抉择”。

03

新的战略

本土化的抉择


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战略“恰逢其时”。

国内市场饱和+医保控费压力使出海步伐加快


受制于国内市场规模有限转而出海寻求机遇,奥林巴斯在医保控费实施后进一步加速了出海步伐。2022 财年奥林巴斯境外收入占比已高达84.43%。就内镜业务而言,中国已成为奥林巴斯增长最快的市场。

供应链本地化还是全球化?


全球统一采购能使总部更好地确保标准,并通过提高议价能力来降低采购成本。而本地采购则更为灵活,交付周期短、库存更能优化,并进一步节省运输成本。在未来五年中,有两个重要趋势将使得平衡转向本地采购。第一个趋势是全球运输成本上升。由于燃料价格上涨、地缘政治紧张以及对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认识的不断提高,运输成本可能越来越高。另一个趋势则是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供应链也在不断延长和丰富,这将大大扩大当地采购的选择。

高难度的“机密重置”


供应链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了未来本土产品的品质与成败。

内镜的特殊性在于它有着上千个零配件,且大部分尺寸微小,工艺复杂,零件与零件之间的适配及组合方式也极有讲究。这就造成了内镜上游供应链往往不是“大包大揽”的,而是一家家试错、一个个实验得来的成果。就像私房店的厨师有着自己的“秘方”一样,这样一套极其复杂且精密的组合和运转流程才是把内镜的创新技术落地的终极武器。并且,最为秘而不宣。

选择全球统一供应链,似乎就失去了本土化的初衷。

选择中国供应商,那就是赌上了核心产品品质的全新秘方尝试。

04

政策红利下

内镜企业面面观


在外资巨头的全新战略下,国产企业又该如何“应战”?

对于大国经济体来讲,经济安全是压倒性的。不能因为有外部供给,而放弃了自主性,归根到底要自己要“支棱”起来。
2019年 6 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上消化道癌人群筛查及早诊早治等技术方案》,核心内容是评估个体患上消化道癌的风险,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人民诊疗意识的提升叠加相关政策出台有望较好地促进软镜行业的发展。同时段内,国家及省级层面陆续出台了鼓励采购国产设备的政策。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国产内镜企业在这场对战中本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此番若能驭势而变,对于大多数国产内镜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机会。

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正如火如荼。作为其中的高壁垒赛道,中国内镜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速度在发展的“快车道”上狂奔,成为了一片充满无限可能和巨大机遇的蓝海。

相关阅读:

内窥镜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超55亿!波士顿科学达成巨额合作,为何锚定这家中国企业?
阅读下文 >> 2023年1-4月内镜及配套耗材分类界定结果汇总来袭!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医械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yixie168.com/news/202307/28/42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19-2020 YIXIE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5030188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02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