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出,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面向医疗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
Al医学影像的主要用在医疗健康市场和大健康场景中,医疗健康市场86%的Al医学影像应用是协助医生进行疾病监测及诊断,而大健康场景的Al医学影像主要用子健康风险评估。
在医疗卫生领域,内窥镜检查一直都是医学检查中重要的一环,例如筛查早期癌症的重点标准,但在做内窥镜检查时,由于肠道准备情况、医生的操作水平和经验、医生的疲劳程度等方面的因素会出现很大的漏诊几率。
自现代医学开始以来,创新的力量带来了以前无法想象的突破和治疗方法,改善了健康结果并延长了寿命。行业现在正处于一个数字化转型正在重新定义组织处理患者参与、护理团队协作和提供者体验的方式的时代。
作为诊疗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医学影像诊断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临床疾病诊断。其中AI人工智能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提高全球卫生系统速度、效率和有效性。为了改善临床决策、降低医疗变数和提高治疗效果。
在AI+医疗的智能医疗影像系统领域,通过分析来源于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各类内窥镜的医疗影像数据,能辅助医生高效地完成病证诊断。对患者而言,AI医疗影像平台构架了一个二次诊断平台,让患者可以便捷、快捷的对接专家名医,偏远的地区也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看病难”的问题降低,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对医生而言,它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技术,可以充分利用AI在感觉认知和深度学习的各项优势,实现机器对医学影像的精准分析判断,更快的获取影像信息,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提高诊断效率,降低漏诊、错诊的机率。
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智慧的科学,机器学习过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能识别的基础。通过收集大量高质量样本(如图像),用标识样本类别、或是给予奖惩反馈的方式,开展迭代训练过程,根据每次训练结果对预设模型或算法进行校正,直至收敛。该训练过程类似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依据样本或经验的习得过程。
具体到人工智能在内窥检测中的应用,医用内窥镜已经可以在内窥镜手术中实现自动选路、智能巡航控制、识别病变位置及类型等。
近几年,人工智能对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医生会得到更高的诊断效能,并大幅节省诊断时间,优化流程。和传统诊断方法相比,AI完成自动化重建和结构化报告只需要5分钟,这是极大的流程改善,对整体医疗诊断能力的提升,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据了解, 在人工智能领域十分火爆的NVIDIA3月21日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医疗技术提供商美敦力合作加快医疗领域的AI发展,并将新的基于AI的解决方案用于患者护理。
美敦力将NVIDIA用于医疗设备的实时AI计算软件平台 Holoscan和工业级边缘AI硬件平台 IGX整合集成到其GI Genius AI智能内窥镜模块中,该模块由Cosmo Pharmaceuticals开发和生产,为医生提供AI增强的诊断图像,GI Genius是首个通过FDA认证的AI辅助结肠镜检查工具,可帮助内科医生检测可能会发展成结肠直肠癌的息肉。
作为首个获得FDA批准的结肠镜GI Genius的诞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依托Cosmo公司建立的肠镜检测视频库,对庞大的病灶图像数据进行深度学习。然后在肠镜检测中利用计算机辅助检测,实时分析。数据显示,其检测速度比医生还快82%;检测错误率不到1%,提高腺瘤检出率(ADR)。
一项随机试验表明,GI Genius可以使ADR提升近30%;检测出息肉的可能性也可增加50%,大大提高筛查的效率和准确度。
在目前的医疗人工智能影像领域,消化内镜AI辅助诊断也是第一个被写进中国内地临床指南的人工智能诊断项目。近年来国内互联网企业和医疗设备企业都从各自的优势领域切入,不断推出临床实用的内镜AI产品。让我们进行一次回顾:
2017年,以食道癌早期人工智能筛查为切入点,腾讯公司发布觅影产品。平台数据显示,使用觅影平台进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整体准确度可达 97.2%。目前,腾讯觅影平台已经包含多项 AI 影像和AI辅诊功能,努力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智慧医疗生态。
2022年8月,成都微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消化内镜AI产品“肠息肉电子结肠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商品名:EndoScreener)”正式获得NMPA批准,获准上市。值得关注的是,EndoScreener是首个获NMPA批准上市的消化内镜AI辅助诊断产品,也是经NMPA批准上市的产品。
武汉楚精灵医疗科技的AI产品内镜精灵(ENDOANGEL)也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消化内镜下辅助诊疗系统,可对消化内镜下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监测,规范医师的内镜操作,并实时辅助医师提示可疑病灶。内镜精灵已经获得了5张NMPA医疗器械注册证、4张CE认证,而且于2021年2月,通过了国家三类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
2021年年中,苏州慧维智能的消化道病变AI辅助检测系统——内镜“帧探”正式上市。该产品可实现上、下消化道病变检出全功能覆盖,通过优质的算法和算力,辅助检测和病变分类,并在内镜检查和手术过程中自动识别、标注、提示病变,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另外,浙江核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同花顺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其消化内镜AI产品“小花探影”也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开发的消化内镜辅助质量控制软件,AI赋能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同时具备多种消化内镜质量控制数据统计能力。
2022年11月,金山科技加入昇腾万里伙伴计划,充分利用双方在医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携手打造金山科技胶囊内窥镜辅助阅片系统,该系统依托昇腾Atlas系列硬件,基于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强大的深度学习能力,实现了胶囊内镜阅片的客观化、高效化、准确化,赋能消化医生以更高的阅片效率和更低的漏诊率。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中国Al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8.2亿元增至2025年137.6亿元,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2.4%。可以看到,除了不断有内镜行业企业加入到AI医疗影像产品研发与推广外,从资本热度、市场规模角度来看,整个AI医学影像产业的发展一直在向上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