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内窥镜>瑞派医疗获数亿元D轮融资:一次性内镜产业高速发展可期

瑞派医疗获数亿元D轮融资:一次性内镜产业高速发展可期

2024-07-31 责任编辑:智慧医械网 浏览数:3145 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核心提示:一次性内镜正在高速发展,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来源:智慧医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众所周知,由于安全、卫生、成本等因素,促使一次性内镜产业高速发展,据数据显示,手术前立即进行的内窥镜培养和常规微生物监测表明,至少2-4%的内窥镜会传播细菌。传统内窥镜的结构缜密,存在许多微小、复杂的零部件,难以逐个拆卸进行清洗与消毒,因此患者之间可能发生交叉感染。

除了交叉感染外,不彻底的清洗还可能造成内窥镜内腔的堵塞以及阀门和可动零件造成卡滞。同时,繁杂的清洗会带来一定的维护成本。因此,新兴的一次性内窥镜可以避免因重复使用产品而导致的感染问题和高额的清洗消毒费用,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并帮助医疗机构节省运营成本。

早在今年年初,深圳市宏济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数亿元人民币。

据其表示,融资将用于继续推进已上市的一次性内窥镜产品的商业推广,以及新管线的研发和生产,加强深圳宏济医疗公司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全球营销网络和渠道的布局,进一步加大公司在一次性内窥镜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

近来,一次性内镜厂商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瑞派医疗”)也宣布成功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瑞派医疗获数亿元D轮融资
已获20张NMPA注册证


据悉,瑞派医疗是一家专注一次性内窥镜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一次性内窥镜、医用内窥镜图像处理器、镜下一次性治疗器械等。经过多年深耕,瑞派医疗已在研发、生产、供应链、商业化等方面建立了深厚的壁垒,其正加速向国际领先的一次性内窥镜平台迈进。


据了解,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天心新兴产业基金领投,广州产投、苏州宜和、青稞资本、通盈创投跟投,老股东越秀产业基金、元禾原点持续加码,点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所募资金主要用于多镜种产品迭代,海外商业深入拓展等。

本轮融资后,瑞派医疗将持续推动建设智能内镜手术室,为广大医疗机构、医生和病患提供全科室覆盖的一次性内窥镜诊疗解决方案。

中金资本旗下天心新兴产业基金团队表示:“一次性内窥镜临床获益已被充分论证,其设计理念满足很多临床诊疗场景对及时性和高性价比的需求。我们认为,全科室覆盖一定是一次性内窥镜厂商的最终目标,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布局一次性内窥镜产品的厂商,瑞派医疗团队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技术实力和商业化能力,我们看好瑞派医疗会成长为一家特点鲜明、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产龙头。”

点石资本合伙人任重先生表示:“瑞派医疗是我们在微创外科细分赛道重要的战略伙伴。我们很荣幸再次与公司合作,引入新股东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期待,以瑞派为首的国产一次性内窥镜厂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能够走向全球,展现‘中国制造’风采。”


瑞派医疗一次性内窥镜已上市产品矩阵,资料来源:瑞派医疗


资料显示,目前瑞派医疗已获得20张NMPA注册证,涵盖一次性输尿管镜、一次性膀胱硬镜、一次性膀胱软镜、一次性宫腔镜、一次性胆道镜、一次性胃镜、一次性肠镜等7款镜种,这也使得瑞派医疗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大、小镜种均获批上市的一次性内窥镜厂商,在高技术壁垒的大镜种产品上奠定先发优势。通过全镜种自研自产,公司在一次性内窥镜核心零部件研产积累了独到见解;通过大规模、自动化量产降本增效,满足多管线业务布局。

一次性内镜产业高速发展
去年全球市场规模达近10亿美元


纵观内镜产业,近年来,随着内镜手术和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内镜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也带动了对内镜器械耗材的需求不断提升。根据iData Research的统计,全球消化内镜市场在2021年价值达到92亿美元,预计以5.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131亿美元。

据波士顿科学在2023年Investor Day的报告分析,2023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为60亿美元,2021-2026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整体增速为7%。另据奥林巴斯2023CompanyStrategy报告分析,2023年全球消化内镜设备市场约为21-28亿美元,增速为4-6%:全球消化内镜耗材市场约为25-32亿美元,增速为5-7%。

随着内镜设备耗材化的趋势逐渐形成,一次性内镜开始在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传统的重复使用内镜,一次性内镜具有结构简单、无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方便使用等优点。

随着一次性内镜的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已经开始认可和采用一次性内镜,包括支气管镜、胆道镜、输尿管镜、鼻咽镜等领域。

根据GlobalData的统计,2023年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规模为9.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将在2033年达到25亿美元。中国的一次性内镜行业正在快速发展,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对卫生安全要求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采用一次性内镜。

根据Frost&Sullivan的统计,中国一次性使用医用内镜市场规模自2016年的112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0年的3680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6%;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14.2亿元人民币,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07.6%:到2030年进一步增至93.681亿元人民币,2026-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5.8%。

以南微医学为例,该公司的一次性胆道镜成为了国内第一个获得注册证的产品,其高清图像质量可以使医生直接观察病变,而其纤细的外径使医生可以轻松处理曾经是消化道最后一个盲区的肝内胆管和胆囊病变,同时还拥有更大的工作通道,可以使用更多器械开展各种镜下治疗。

毫无疑问,一次性支气管镜在危重病医学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包括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对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了良好的病原学诊断方法,解除肺不张,建立有效气道,对咳血患者检查出血的部位及局部止血。

南微医学表示,公司一次性支气管镜可替代重复用支气管镜,更具便携性,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更进一步守护危重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据Ambu和波士顿科学的测算,一次性支气管镜全球潜在市场规模超过500万条。公司已经获批的一次性支气管镜也有望成为一次性支气管镜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据了解,南微医学司一次性内科、外科胆道镜和一次性支气管镜已获得国内、欧洲和美国注册证。一次性内科胆道镜为胰胆等系统的内镜手术过程的诊疗应用提供实时影像,并为其他诊疗附件提供工作通道,实现在直视下完成胆胰道等系统诊断与治疗,可以对病变进行直视观察、精准活检、激光碎石等诊治操作,可进入其无法进入的“盲区”进行诊疗,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而一次性外科胆道镜在保留原有工作道尺寸的前提下,拥有更纤细的外径,更好地满足临床应用场景的需求;一次性支气管镜系统包含一次性使用支气管成像导管与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临床应用时配以内窥镜附件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完成对气管支气管目标位置的可视化检查、吸痰、灌洗并取样等动作,帮助尽早明确病因,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据数据显示,在2023年,南微医学一次性内镜产品销售额约1亿元人民币!显而易见,一次性内镜正在高速发展,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相关阅读:

内窥镜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专访|攻天医疗:补齐国产内镜短板,以封装技术助力国产内镜发展
阅读下文 >> 国内开始使用苹果Vision Pro开展临床内镜手术!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医械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yixie168.com/news/202407/31/91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19-2020 YIXIE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5030188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02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