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慧医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近日,北京卫健委又公布一批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核结果,内容显示配发了8张手术机器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许可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新增配置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各1台;许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增配置2台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北京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配置证编号已来到乙0102000047。
据了解,在2023年6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中,规划了新增559台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其中北京在“十四五”期间可获得26张手术机器人配置证,总计配置42台设备。同时,该通知对配置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医院实力、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年限、临床应用、医生等方面都放宽了要求。
目前北京市的实际发放总配置证数量达到了47台,已超出规划5张,其中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配置证达到了31张。
近年来,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由2015年的30亿美元,并可能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同时全球进行的经自然腔道手术数量由2015年的211.3百万例增加至2026年的467.3百万例。
中国医院在过去20年中进口手术机器人上的投入,和患者自费手术费用两个方面,金额均超过100亿,然而受惠患者每年却不到微创手术量的1%。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也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增长潜力巨大。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也显示,国内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2026年的129.1百万美元,自2023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1.0%。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手术数量预计将达至2026年的9456例,自2023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2.6%,但即便是到了2026年,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手术的渗透率,也仅为0.01%。
2021年北京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的使用费固定为8000元,可全部纳入甲类医保报销范围,而配套耗材费用属于医保乙类范畴,患者需先自付一定比例。虽然医保政策有所局限,但确实减轻了部分患者治疗的经济压力,相信相关的手术临床需求会慢慢增长。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海外行业龙头的影响下,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潜力非常庞大。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市场下沉,为其提前降低准入门槛,也对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有正向鼓励作用。在市场需求与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不断突破上市场基础上,相信未来中国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手术的渗透率会越来越高,对于中国推广精准医疗、普惠医疗,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