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慧医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最新消息,深圳心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心寰科技”)已正式启动7.5F 2D心腔内超声成像系统(ICE)注册临床实验,并已陆续完成数十例临床入组。该型号超声导管尺寸小于目前全球所有已上市ICE产品,接近行业工艺极限,将有助于最大限度降低穿刺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ICE中国方案。同时,心寰科技团队已率先开发出中国首套4D ICE系统,该系统集成软波束合成、任意波形发射等多个当前超声成像前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心脏介入手术风险、缩短术者学习曲线。
基于扎实的业务进展,心寰科技得到投资机构充分认可,半年内连续完成两轮大额融资。继2023年6月获得Pre-A轮融资后,心寰科技于2023年12月又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加轮融资,此轮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的注册临床试验与全新一代产品的开发与迭代。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是指将微型换能器安装在心导管尖端,再经外周血管送至心腔,接受到的回波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超声图像。该技术具有零辐射、创伤小、影像清晰全面、无需全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不必额外配备超声医生。随着介入技术的高速发展,ICE已成为治疗心律失常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主要影像引导手段。
国内市场超百亿
ICE年使用量将快速暴增
从应用场景看,心腔内超声可用于房颤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二尖瓣成形术、心内膜心肌活检术等多种手术,针对的疾病包括房颤、先天性心脏病、心源性卒中、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腔内超声关联的患者人群极为庞大,其需求将孕育出巨大市场。
当今中国的心脏介入手术量逐年递增,但心腔内超声在我国普及程度却不高。以房颤射频消融术为例,心腔内超声在国内该类手术中应用率不足20%。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电生理手术当中的ICE的渗透率已超90%。相比之下中国ICE的渗透率非常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具有市场爆发潜力。
目前市场上心腔内超声导管约为2万元/根,若以10%的渗透率计算,我国心腔内超声导管市场空间将超100亿元。而心腔内超声的主机系统约为100万/台,若仅以每家三甲医院装备一台主机计算(未包含非三甲医院),心腔内超声主机市场空间将超14亿元。随着全国范围内带量采购不断推行以及利好国产医械的监管政策先后发布,外资品牌众多的介入超声领域必将迎来一批优秀国产厂商的崛起。
据不完全统计,布局ICE产品的国产厂商有:
江苏霆升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心寰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冰晶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泽朴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深圳欢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爱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立医疗全资子公司)
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023年10月18日,由动脉网、智慧医械网-内镜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CCME分会“未来医疗影像创新论坛”在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进行。心寰科技CMO冯文慧在围绕《中国医疗影像硬科技的创新与突破之道》的对话中表示:“商业落地过程必须紧跟国家政策。目前,超声应用领域AI仍然缺少行业标准与规范。展望未来创新空间,精准高效和临床细分一定是超声医械的趋势。在心内介入领域,心腔内超声(ICE)搭载AI自动识别技术将成为提高医疗效率的智能工具。”
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心寰科技现已有核心发明专利超二十余项,并完成了超声主机、ICE导管、电磁定位、成像算法等关键硬、软件产品技术的构建。心寰科技布局基于ICE的闭环商业系统,将打造心脏疾病诊疗平台,在实时三维(4D)ICE领域实现中国本土产品的飞跃。
心寰科技CEO周欣欢博士表示:“ICE对于心脏介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代表精准、安全、绿色的心脏介入手术趋势,是当前超声成像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心寰科技具备扎实的底层研发技术,拥有高效进取的核心团队,致力于开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推动介入超声成像领域创新,为行业贡献力量,同时也非常感谢新老股东对心寰科技的持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