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政策/资本>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十大举措将发布: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8万亿!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十大举措将发布: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8万亿!

2025-07-01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9 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核心提示:智慧医械网消息 日前,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的《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下称“《举措》”)将于近期发布。 《举措》包括: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明晰注册审查要求、健全沟通指导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强化上市后质量安全监测、密切跟进产业发展、推进监管科学研究和推动全球监管协调等十方面具体内容。

智慧医械网消息 日前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的《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下称《举措》)将于近期发布。

《举措》包括: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明晰注册审查要求、健全沟通指导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强化上市后质量安全监测、密切跟进产业发展、推进监管科学研究和推动全球监管协调等十方面具体内容。

事实上,今年3月末,由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下称《举措(征求意见稿)》)称,高端医疗器械,指的是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这些领域是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为此,《举措(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完善审评审批机制,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并充分考虑了高端医疗器械在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强化上市后质量安全监测”“进一步明晰注册审查要求等方面的做法与实践。

根据《举措(征求意见稿)》,在细化上市后监管要求方面,选取国内首创等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医疗器械开展监管会商,指导创新医疗器械集中省份开展属地监管会商,分析创新点、风险点,研究针对性监管措施等;在强化上市后质量监测方面,督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以及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医疗器械定期检查维护、保障临床使用质量等。

谱尼测试官方对外表示,随着新政对手术机器人等高端产品标准制定和质量监管的强化,谱尼测试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目前,公司已建立完整的材料分析、EMC测试及可靠性试验的技术支持体系,可以检测金属植入物、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10米法半电波暗室支持机器人电磁兼容性检测,通过疲劳测试、机械强度验证确保长期使用安全。

在医学影像设备领域,新政对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医学影像重建软件等标准的提升要求,与谱尼测试的检测能力完美匹配。公司不仅具备EMC全项目检测能力,能够满足CTMRI等高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还能提供包括影像分辨率、软件功能测试在内的全方位性能验证技术。

面对脑机接口柔性电极、基因工程材料等创新领域的发展需求,谱尼测试依托自身优势,提供专业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技术,支持高风险材料研发。通过运用质谱等先进分析技术,公司的化学表征技术能够精准识别材料成分及析出物风险,为这些前沿领域的创新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达到7,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16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到2030年,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万亿美元,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对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产品支付更多费用。

此外,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以内窥镜产品为例,我国内窥镜市场主要由国外品牌占据,如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卡尔史托斯等,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国内内窥镜企业如开立医疗迈瑞医疗等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与此同时,内窥镜技术将继续向高清化、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随着医疗需求的多样化,内窥镜产品将更加丰富,满足不同科室和病种的检查和治疗需求。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内窥镜市场将逐渐细分,形成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整体看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未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整合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加速:又一家医疗器械企业获得数亿元融资!
阅读下文 >> 中欧智薇的首款国产微型机械臂技术骨科手术机器人获批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医械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yixie168.com/news/202507/01/123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19-2020 YIXIE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5030188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02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