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但现有影像技术仍存在局限,如影像盲区,传统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无法直接观察血管壁及其病变,影像模糊可能导致误判,增加二次手术风险等缺点。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市场对实时可视化、低辐射影像技术需求将日益增长。为此,一次性血管内窥镜应运而生。
智慧医械网消息,近期,加拿大Vena Medical公司推出的MicroAngioscope血管内窥镜已经获得FDA“突破性设备”称号,该设备让介入医生像消化内科医生一样通过内窥镜找到病灶,并观察病灶具体情况。
据了解,MicroAngioscope是首个实现直接颅内血管镜检查的器械,可在诊断和治疗期间为大脑血管内提供实时、高清成像。其产品直径仅为0.3毫米,在远端配备一个微型相机和灯源,能够实时记录血管内部情况,并生成全彩色影像图像。在MicroAngioscope内镜下,医生可轻易区分红色血栓与白色血栓。相比起来,如果是在X射线下,那么红色血栓难以被看到。
当前大部分血管介入手术都用X射线透视下手术。但X射线就像导航,无法直接观察到实际情况。无论是CT、还是MR、亦或者是术中IVUS,这些影像技术都不如血管内窥镜那样彻底。负责MicroAngioscope首次临床手术的Fahed博士表示:“在介入神经病学的世界和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能够可视化患者血管内部,这意味着一切都需要重新探讨和重新定义。”
在商业化方面,数据显示MicroAngioscope一次性血管内镜和BDAC球囊远端通路导管一次性耗材,在每例手术的价格达8000美元以上,毛利率为85%,且得到DRG的报销。在加拿大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仅BDAC一项就可将首次通过率从44%提高到64%,每年可为医院节省566,272美元。加上MicroAngioscope有望使首次通过成功率达到100%(动物实验数据),相当于每年为医院节省2,588,672美元。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获的FDA“突破性设备”称号,将为MicroAngioscope后续的FDA获批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将开启血管介入内窥镜时代。
探索血管内镜技术道路的公司并不止一家。为解决内窥镜小型化问题,创新医疗器械公司VerAvanti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基于扫描光纤内镜技术的一次性血管内镜---VerAvanti SFE,该款产品可提供实时、高分辨率、全彩的血管内环境图像(视频速率30Hz,分辨率约12微米,像素>25万)。
据了解,VerAvanti的血管镜检查基于扫描纤维内窥镜系统,该系统由一根超薄、高度灵活的导管组成,该导管以螺旋状扫描组织表面的蓝色、绿色和红色激光束(波长为424、488和642nm),并通过一圈光纤收集反射和荧光(来自外源或内源荧光团)。接着,该系统以大视场(FOV)实时重建多模态图像,并在典型成像距离下以~12 μm的高空间分辨率进行投影,最终生成内窥镜视频。
2025年3月11日,VerAvanti公司宣布成功完成其 A 轮融资的第一批资金 2800万美元,此次融资将推动扫描光纤内镜技术(SFE)研发进入最后阶段。据悉,VerAvanti计划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推出其首款一次性血管内镜(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CMOS图像传感器是对CCD的取代,那么有可能SFE会是未来与CMOS共存的一种图像传输方式。综上所述,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在未来的继续突破,不论是扫描光纤内镜技术还是微型摄像头技术,都有望使内窥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