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慧医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近日,复星医药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内容显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4.0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81%。同比变动主要是由于随着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相关产品(包括复必泰的mRNA新冠疫苗)、捷倍安的阿兹夫定片、新冠抗原及核酸检测试剂等)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的影响。不含新冠相关产品,报告期内本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2.43%。
利润方面2023年复星医药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6亿元,同比减少36.04%;其中,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减少48.08%,主要影响因素:
(1)新冠相关产品的影响:①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相关产品和资产进行处置及计提减值准备共计约6.83亿元;②新冠相关的产品收入大幅下降导致相应的利润减少;③新冠相关业务在报告期内仍有团队和医学、市场等费用发生。
(2)美元加息、升值等因素及计息负债规模变化,财务费用同比增加3.37亿元。
(3)人力成本、咨询费等增加,管理费用同比增加5.47亿元;剔除新并购公司的影响,同口径管理费用增加2.64亿元。
(4)GlandPharma并购Cenexi的成本、摊销及Cenexi的运营亏损等影响,净利润同比减少。
研发投入方面,2023年投入共计59.37亿元,同比增加0.88%;其中,研发费用为43.46亿元,同比增加1.02%。
其中,联营公司直观复星销售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全球领先的外科手术机器人,也是目前全球运用最广泛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之一。2023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于中国境内及中国香港的装机量共计55台,“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属第四代达芬奇手术系统,可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腔镜手术)于2023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国产医疗器械注册批准,2023年12月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落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标志着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入商业化时代。
另外控股子公司美中互利与Insightec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于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协力推动“磁波刀”脑部治疗系统在中国境内及港澳市场的商业化拓展、临床应用及研究;控股子公司复拓知达聚焦人工智能手术导航领域,加快推进技术产品创新研发,相关产品已按计划分别进入临床试验和注册审批阶段。
同时,直观复星的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Ion系统”)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Ion系统采用形状感知技术的柔性机器人,可通过支气管对肺外周病灶进行精准诊疗操作。Ion系统在中国的上市,将帮助更多肺癌患者通过更微创的方式获得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十四五配额,卫健委将允许在中国销售559台新的手术机器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达芬奇已在十四五配额下销售了76个达芬奇手术系统(含前几个季度的销售)。
在2022年之间,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手术机器人完全由达芬奇100%垄断,不过2023年出现了变化,国产机器人的上市开始陆续在院端销售装机投入临床使用。数据显示2023年达芬奇国内中标量为36台,上海微创中标11台,精锋中标5台,康多中标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