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医疗机器人>一季度中标362亿,手术机器人渐入佳境【附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名录】

一季度中标362亿,手术机器人渐入佳境【附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名录】

2025-05-23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6 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核心提示:近年来,手术机器人领域发展迅猛。根据政府采购网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量同比激增150%,总金额达3.62亿元,骨科与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分别以25%和18%的份额位列第二、第三。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展现出手术机器人应用场景多元化的趋势。

近年来,手术机器人领域发展迅猛。根据政府采购网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量同比激增150%,总金额达3.62亿元,骨科与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分别以25%和18%的份额位列第二、第三。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展现出手术机器人应用场景多元化的趋势

在这场市场盛宴中,国产厂商表现尤为亮眼。他们凭借技术突破与价格优势加速市场渗透,逐渐形成“进口主导中高端、国产突破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

直觉医疗(IntuitiveSurgical)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凭借其先发优势、成熟的临床验证体系和广泛的术式覆盖,一直占据着手术机器人市场的统治地位。2025年一季度,达芬奇依旧领跑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以12台订单(占比60%)的战绩稳居榜首,其国产版IS4000CN与进口版IS4000合计贡献了2.2亿元的销售额,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达芬奇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实践经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另外达芬奇拥有丰富的手术器械和配件,能够支持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心胸外科等多个科室的多种手术。达芬奇机械臂的操作精度高达0.1mm级,能够实现人手难以完成的精细操作,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尽管达芬奇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手术机器人阵营已经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精锋医疗(6台)、微创医疗(1台)、术锐(1台)等企业合计斩获8台订单,中标金额达8774万元,占据了24%的市场份额。尤其在1200-1898万元的中端价格带,国产机器人已经形成了实质性的竞争,开始挑战进口品牌的垄断地位。

2025年上半年,微创、瑞龙外科等5家国产厂商密集获批NMPA上市,创下“五箭齐发”的行业纪录,这标志着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这些新获批的产品涵盖了腔镜、骨科、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丰富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产品线,为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

尽管进口产品在核心部件精度(如达芬奇机械臂0.1mm级操作)和术式体系完整性上仍具优势,但国产厂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正在逐步缩小与进口产品的差距,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超越。

其中单孔手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进一步减少患者的创伤和术后疼痛。术锐的SR-ENS-600采用全球首创的单孔蛇形机械臂设计,该设计通过独特的机械结构和运动控制算法,实现了多个手术器械通过一个切口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灵活操作,从而避免了传统多孔手术的多处创伤。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微创性,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术后体验。

远程手术是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方向,能够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微创的图迈®完成了全球首例5G跨省前列腺癌根治术,这标志着国产手术机器人在远程手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手术通过5G网络进行远程控制,时延控制在200ms以内,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远程手术的应用,将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同时国产手术机器人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平均价格约为1450万元,较达芬奇同性能产品低35%。这一价格优势,使得更多医院,尤其是县级医院,能够负担得起手术机器人的采购成本,从而推动了手术机器人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2025年Q1,县级医院采购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占比提升至42%,这充分说明了价格优势对市场渗透的促进作用。

另外今年初中美125%关税互击政策导致达芬奇终端价上涨15%-20%,这直接推动了国产替代进程。2025年Q1,国产手术机器人订单占比从2024年的18%跃升至31%,其中精锋MP2000在江苏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购中以1898万元中标,首次突破进口品牌价格壁垒。关税政策的调整,为国产手术机器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除了采购成本优势外,国产手术机器人在后续使用成本方面也具有优势。例如,国产手术机器人的耗材成本通常低于进口产品,这有助于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此外,国产厂商还提供更加灵活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医院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手术机器人。

国产手术机器人厂商积极开展临床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外科医生掌握手术机器人的操作技术。例如,精锋医疗定期举办手术机器人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并组织医生进行模拟手术操作。这些活动,推动了手术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政府对手术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例如,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医疗器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对创新医疗器械进行优先审评,加快了产品上市速度。这些政策措施,为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家卫健委“十四五”配置规划将腔镜机器人配置量提升40%,这为国产厂商开辟了基层医疗蓝海市场。集采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手术机器人的采购价格,推动手术机器人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应用。国产厂商有望借助集采政策的东风,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化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覆盖更多科室和更多病种。除了腔镜、骨科、神经外科等领域外,心血管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领域的手术机器人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国产手术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微创治疗选择。

未来,国产手术机器人厂商将更加注重生态体系的建设,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核心部件研发、整机制造、耗材生产、临床应用、售后服务等环节,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将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应用场景的拓展、生态体系的完善,国产手术机器人有望实现从“设备替代”到“生态重构”的跨越,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医疗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国产消化道内窥镜大盘点:海外品牌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国产替代加速发展空间庞大!
阅读下文 >> 奥林巴斯2026中国战略:苏州内镜工厂启动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医械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yixie168.com/news/202505/23/119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19-2020 YIXIE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5030188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02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