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内窥镜>内窥镜革命:一次性产品站上台前 谁能脱颖而出?

内窥镜革命:一次性产品站上台前 谁能脱颖而出?

2023-02-20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266 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核心提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随着内窥镜厂家在光学成像技术、微型模组加工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内镜下的成像更清晰,操作更方便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随着内窥镜厂家在光学成像技术、微型模组加工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内镜下的成像更清晰,操作更方便,适用病症范围也不断扩大,昔日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持续增长的市场规模。据evaluateMedTech和国元证券研究所测算,2017年全球内窥镜市场销售规模为206亿美元,2021年内窥镜市场规模达260亿美元,2017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9%,高于同期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复合增速。


未来,这一市场还将继续增长。并且,国内企业也将参与其中,与海外巨头共同角逐这一千亿市场。


一次性内窥镜,创新企业能否突围?


如何在巨头雄踞多年、市场格局固化的市场突围?答案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以内窥镜领域为例,虽然奥林巴斯、富士等海外巨头已垄断国内传统内窥镜市场多年,地位很难轻易被撼动。


但国内具备创新实力的企业,依然有机会。原因在于,传统内窥镜有诸多可以改进之处,例如购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周转频率低等缺点。


谁能解决这些缺点呢?答案是一次性内窥镜。如果使用一次性内窥镜,开展手术仅需采购数条一次性软镜及一台主机,方便快捷。


虽然从单次使用成本来看,一次性内窥镜的单价更高,但传统内窥镜因为购置成本、维修成本、周转率等综合因素叠加,实际使用成本会更高。


可以说,一次性内窥镜的出现,解决了困扰内窥镜行业良久的痛点,国内包括瑞派医疗、普生、英诺伟、幸福工场、亚虹医药等在内企业开始布局一次性内窥镜,试图在这一市场突围而出。


图:国内一次性内窥镜产品一览表 



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分级诊疗或是机会


实际上,一次性内窥镜在多个领域相比于传统重复使用的内窥镜更为经济。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内窥镜市场还会扩张,市场渗透率还会继续提升。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呈“倒金字塔”结构,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导致大城市看病难,小城市医院冷冷清清。


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情况,推行分级诊疗是大势所趋。这不仅包括医生的层层培源,更包括医疗设施的逐步推进,包括内窥镜等常见的微创器械。


这正是一次性内窥镜发展的良机。因为一次性内窥镜更经济,并且购置成本低,天然适合分级诊疗对应的二三线城市医院。


而随着一次性内窥镜的普及,也会让内镜耗材部分的用量成几何倍增长。据统计一家三甲医院在内窥镜的使用上,一年大约60万次,我国超6000万例的潜在诊疗量。这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性能是关键,技术与成本的比拼


当然,要想在一次性内窥镜领域突围,并非易事。


虽然听上去这只是一次性使用产品,但首先要在产品端做到不逊于传统内窥镜,包括图像质量、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另外,还要充分从医生和患者角度出发,考虑可操纵性和柔软性等因素。


上述两点充分考验一家企业对产品的理解和研发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产业化能力。一次性内窥镜作为耗材,终端需求大,量产是一个问题,因为企业需要源源不断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目前看,已有四款一次性内窥镜产品获FDA认证的美国企业优威医疗,便具备上述特点。其一次性内窥镜视角可达到140度,医生可观察到更大范围的影像,无需控制内镜在人体内反复旋转探测。


当前,市场上最大的一次性内窥镜视角为120度,某些传统内窥镜虽可以做到160度的视角,但却需要用到3、4片玻璃镜头,造价偏高。而UroViu(优威医疗)仅需2片塑料镜头便能做到140度的视角,降低造镜成本。


未来,要想在全球竞争中不占下风,国内企业也需要在产品端具备竞争实力。而这将是一场技术与成本的综合比拼。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荧光内窥镜 | 引领医疗行业新风口
阅读下文 >> 突破高清瓶颈,英术生命百万像素一次性电子支气管镜获批上市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医械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yixie168.com/news/202302/20/15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19-2020 YIXIE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5030188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020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