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植入/介入>葛均波院士: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高于全球水平 这些领域国产化空间大

葛均波院士: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高于全球水平 这些领域国产化空间大

2023-02-20 来源:上观新闻责任编辑:上观新闻 浏览数:1365 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核心提示:创新有时候充满不确定性,有时需要勇于突破传统的禁锢。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产品普及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市场增速高于全球水平。”2月18日,心血管病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墨子沙龙”发表演讲,并呼吁鼓励颠覆式创新。


据介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为4774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5945亿美元。其中,体外诊断产品、心血管、影像诊断领域占据前三份额。

市场呈明显的头部集中趋势,美敦力强生雅培、GE等全球排名前十的医疗器械企业占据近40%的市场份额。北美依然是医疗器械市场的领跑者,其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占比为43%。

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约为2.9亿。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湾三大聚集区,其中广东、江苏和浙江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0%。不过,高端产品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占比仍较低,只有25%。

“心脏封堵器、硬脑膜和监护仪等领域的国产替代程度较大;内窥镜、化学发光和CT等领域的国产化空间大,在政策支持下,未来市场发展前景较好。”葛均波认为。

临床医生是医学创新的主体,在葛均波院士的发起和国内多位资深心血管病专家共同参与下,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于2015年在上海应运而生。该俱乐部牵头研发了世界首个冷冻球囊肾动脉消融设备、完成世界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等。

在葛均波看来,新技术突破及融合创新是未来医疗器械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要鼓励颠覆式创新。1929年,年仅25岁的德国医生沃纳·福斯曼“异想天开”地把导尿管插入了自己的身体,最远到达右心房,这成为世界第一例心导管手术。然而,他的行为当时并不被认可。此后,两位美国人重复了这一实验,1956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授予他们三人。“创新有时候充满不确定性,有时需要勇于突破传统的禁锢。”葛均波说。

相关阅读:

心血管 心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可视化心脏内窥镜技术--“全球唯一”激光消融平台完成国内首例手术
阅读下文 >> 开立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在美国获批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医械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yixie168.com/news/202302/20/14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智慧医械网-医疗器械综合门户网站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19-2020 YIXIE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185030188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002052号